64岁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
64岁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9-23 10:15:18 【字体:小 大】刚刚结束高标准良田的麦育麦地考察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种专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又赶回河南省农科院的家许金黄温室,他放心不下实验室里生长着的为钢小麦。从事小麦育种工作40年,头白带领团队育成的发换小麦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5亿亩。许为钢说,麦育麦地让中国人吃饱饭、种专吃好饭,家许金黄是为钢他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毕生追求。
“从事小麦育种事业,头白其实是发换机缘巧合。”出生于山城重庆的麦育麦地许为钢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却被调剂到四川农学院农学系学习。种专“当时没想过农学会是家许金黄相伴一生的事业。”随着深入学习,许为钢日渐爱上了这门学科。在植物学、作物学课堂上,他被斑斓的作物世界所吸引。最终,他选择了小麦育种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1996年,许为钢加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潜心研究小麦育种。育种是一项需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工作。一粒种子长成需要一季,培育一个良种则需要10多年,甚至一生。
2001年,许为钢带领科研团队推出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郑麦9023”曾连续6年种植面积居我国小麦品种第一位,累计种植面积达2.8亿亩,为改善我国小麦商品粮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麦育种不仅要优质,还要高产。2011年,“郑麦7698”问世,引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产量迈上亩产700公斤的台阶。“郑麦9023”与“郑麦7698”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一头白发换来了麦地金黄,许为钢却说,“头发一辈子只白一次,小麦年年都变黄,年年都丰收。”
“中国饭碗要装中国粮,这就要求种源自主可控。”许为钢经常向团队强调小麦育种要有忧患意识,“小麦育种要在高产优质的基础上,把节水、抗病虫害等绿色因素结合进去,牢牢把握新育种技术。”今年夏收时节,许为钢团队新育成“郑麦1860”机收实打测产均超过800公斤,被中国农学会评价为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他的小麦育种工作又上新台阶。(记者 王者)
(责任编辑:热点)
-
本报讯 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陈雪珍)记者从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中了解到,6月份泉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连续2个月呈现单月正增长趋势。制造业投资恢复较快,上半年下降1.1%,降幅 ...[详细]
-
如今随着厂家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玻璃也有了各种新的种类,拥有更多更强的功能,逐渐取代普通玻璃。举例来说,原本只能透光挡风的普通玻璃窗,使用夹胶玻璃后就具备了降噪隔热的功能,更加方便实用。我们将在 ...[详细]
-
海峡网11月8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昨日立冬,北方不少地方已经飘起了雪花,而厦门似乎被冷空气“屏蔽”了,一点冬天的味道都没有,反而是赤日炎风,仿佛夏天又回来了。不少市民戏称:& ...[详细]
-
《光与影:33号远征队》超高画质MOD发布 修复DLSS 4带来的一些视觉问题
Mod作者Lazorr发布了《光与影:33号远征队》超高画质MODUltra+ Graphics Mod),该MOD通过调整游戏设置来改善游戏的画面,使其超出游戏内的值。Mod作者Lazorr表示,U ...[详细]
-
寒冬时节,本该是万物沉睡,落木萧萧的季节,但西昌的四季从不“寂寞”,最近,西昌粉嫩嫩的冬樱花悄然绽放,一朵朵,一簇簇,连成一片浪漫的粉色氤氲开来,给冬日增添了一丝暖意。 ...[详细]
-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2019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同比增长20%,全国光伏发电量10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有业内人士认为,2019光伏新政 ...[详细]
-
首节战报:杜兰特9+3易建联6分 中国13-26美国发布时间:2016-12-07 15:00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摘要]北京时间7月25日,中美男篮奥运热身赛首战在洛杉矶上演。单节打完 ...[详细]
-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由泉州市纪委监委开发的“亲清泉州”护航民营经济发展云监督中心正式上线。据悉,云监督中心以监督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出发点,紧紧 ...[详细]
-
領到年終第一件事要做什麼?5個關鍵,教你何謂理債式理財|天下雜誌
【理財五角課】快要領到年終了,領到年終第一件事該做什麼?台股平均報酬率8%,借錢長期投資吧?一般人對債務總是避之不及,一旦背債,連家人都得瞞。事實上,債務並不邪惡,也有辦法善用信用卡,幫助個人信用評分 ...[详细]
-
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王宇杰)风吹稻浪遍地黄,又是一年丰收季。眼下,潜江碧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万亩水稻大面积成熟,稻田里,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挂满稻杆,稻谷颗粒饱满。10月17日,农机手操控着收割机抢收成熟 ...[详细]